文 | 节点财经,作者 | 八真
随着大模型的崛起,云计算市场掀起了一场“氪金”热潮。在这场风起云涌的竞赛中,亚马逊旗下的AWS虽然曾一度领跑,但近期却显得步伐迟缓,似乎被竞争对手微软云和谷歌云甩在了后面。
杰夫·贝索斯,这位许久未露面的商业巨头,在本月重返一线,公开表示他95%的精力都投入到人工智能的研究中。他坚信,现代人工智能是一个横向的赋能层,能够改善一切,并将无处不在。然而,当主持人提及AWS尚未拥有自己的大模型时,贝索斯却以“你太忙了”为由巧妙地避开了话题。
AWS在大中华区的人事调整频繁,业务推进面临前狼后虎,这让贝索斯和AWS背负着巨大的压力。近期,AWS大中华区一号位储瑞松宣布了新一轮的“排兵布阵”,其中,原百度高管王博被任命为ChinaTech业务的负责人,这一变化被视为AWS重视技术团队建设的信号。
01 大中华区人事调整频繁
AWS大中华区近期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。原百度高管王博被任命为ChinaTech业务的负责人,直接向储瑞松汇报。同时,Cecilia Dang升职为Strategy and Executive Engagement团队的负责人,专注于战略规划及高层客户关系管理。此外,还有多位高管职位发生变动。
业内人士分析,这次人事调整可能是高管新老更替的结果,一些老人将退居二线或边缘化,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新鲜血液的流入。也有人指出,这是去年底组织体系变革的延续,标志着AWS大中华区储瑞松时代2.0版的到来。
值得注意的是,AWS的产品和技术研发总部始终位于北美,大中华区主要负责创收。因此,集团对AWS大中华区负责人的核心考评指标是销售业绩。据传闻,美国总部给储瑞松定下的2024年KPI是营收增速要保住两位数。
02 姗姗来迟的大模型
当前,大模型成为云计算厂商竞相追逐的焦点。AWS直到2023年4月才发布了自己的大语言模型,而微软云和谷歌云早已在此前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,并进行了多次迭代。AWS姗姗来迟,不仅落后,其产品也反响平平。
为了应对竞争,AWS于2023年9月投资了Anthropic,这是一家生成式AI领域的后起之秀。随后在11月的年度客户大会re:invent中,AWS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服务和产品,包括针对人工智能优化的新版 Trainium 计算芯片,并宣布与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扩大合作关系。
然而,尽管AWS进行了这些努力,但其在市场上的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。毕竟,自ChatGPT面世以来,人工智能赛道已“内卷”成一锅粥,在中国,大模型的应用层面已经涌现出许多选择。
03 三方角力,用户更爱“哪朵云”?
放眼全球,云计算市场主要由AWS、谷歌云和微软云三大巨头瓜分。但在大模型的“搅动”下,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。虽然AWS依然维持领先地位,但与追赶者的差距正在缩小,尤其体现在营收上。
数据显示,2024年第三季度,AWS实现营收274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19%;同期,微软云和谷歌云营收分别为240.9亿美元、113.5亿美元,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33%、35%。
不难看出,微软云和谷歌云的成长力更强,奔跑的更快,且微软云和AWS的营收规模已非常接近。近年来,AWS接连丢失了一些大客户的订单,这使得其市场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挑战。
瑞银的一项调查发现,企业在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项目时,最有可能选择微软云Azure,而仅有29%会考虑AWS。这意味着,Azure相对于AWS的优势可能会进一步扩大,全球云计算市场或将因AI的加入重新洗牌。
贝索斯重回一线,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AWS需要加快步伐,迎头赶上,否则可能会进一步落后于竞争对手。